流转在延安的别样年味儿
2018-03-06 13:49:09
  • 0
  • 0
  • 27

从广州一路飞往延安,花红柳绿的景致渐渐变成了高原黄土和漫无边际的丘壑山冈,地貌的起伏与空气中的尘土飞扬,身处其中总有种大漠孤烟直的壮丽之感,然而家家门前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、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对联、剪纸、鞭炮、熟食和地野山间不时传出的震撼鼓点和高亢奔放的信天游,透过飞扬的黄土与红绸,又瞬间将人拉回热闹十足的过大年景象。这片历史、人文繁茂的土地上,最鲜活而丰美的风景,都在这幸福而祥和的年节期间,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眼前。

陕西花馍是面塑艺术的代表之一,春节时期多做枣花馒头,象征幸福与多寿

蓝天黄土最秧歌

如今陕北的城市之间都通了高速公路,在陕北的旅行也因此变得快捷舒适,但要感受传统陕北人的生活还是要由崎岖山路进入村庄。包车从延安去往延川县梁家河村的路上,我问司机哪里可以看到正宗的秧歌表演。司机笑了笑回答道,从大年初一一直到正月十五,延安市大大小小的县城甚至村子里,到处都能看到扭秧歌的,到了十五那天,每个县还要派代表到市里汇演,“我们当地叫"闹秧歌儿",那场面,热闹得很!”话音刚落,车子正巧行经甘谷驿镇,路边天主教堂的广场上,一阵阵锣鼓唢呐声透过层层围观的当地居民传入车中,我赶紧叫停了车子,拎着相机跑上前去。

延川县甘谷驿镇村民闹秧歌

蜚声海内外的陕北地区“闹秧歌”习俗由来已久,北宋时《延安府志》中记有:“春闹社,俗名秧歌。”同行的朋友告诉我,陕北的秧歌有很多种表演形式,我们熟知的安塞腰鼓就是其中之一,而眼前的九曲秧歌是当地最常见和受众最广的一种。头顶蓝天,脚踏厚土,数十位秧歌表演者,在伞头的率领下,踏着铿锵的锣鼓,和着嘹亮的唢呐,作出扭、摆、走、跳、转等动作尽情欢舞。汉子们的头上是典型的毛巾包头,女子们手持彩扇,排是排,行是行,脚下踩着十字步,手中寓意“庇护众生、风调雨顺”的花伞犹如螺旋桨,飞旋翻转,迷乱了众人的眼睛,血液也似乎被感染得沸腾了起来。

闹秧歌不仅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,也是当地一种特殊的拜年方式。春节期间,村村都组织秧歌队,先是谒庙、敬神、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,然后挨门逐户拜年,俗称“沿门子”。 千百年来,陕北的秧歌在娱乐人们的同时,也曾给这片土地上极其艰辛的民众带来生活下去的希望、信心与勇气,鼓舞着他们走过苦难岁月,到了今天,大秧歌闹起来,更多的是庆祝过去的幸福平安年,迎接未来的祥和丰收年。

窑洞里好梦正酣

车子拐进梁家河村口便需要换乘小型的摆渡车才能进入,车子的颠簸中,我们看见盖在山间和延河两岸的窑洞房屋层层叠叠形成自然景观,安静而淡然,逆光中可见袅袅炊烟,这样的村落在陕北随处可见,不同的是新的生活用具也进入了传统的生活,院子和路边停泊的车辆为这样的画面带来时代感和新旧的差异感。抬眼可望的红灯笼、红窗花、红衣红裤红围巾,在此刻散发着独特的年俗气息。

村中少有年轻人,看到的村民大都四五十岁,他们操着浓郁的陕北方言,虽话语缓慢、语调不高,但交流中大多都听不太懂。游人三五成群,断断续续不密集。不难找到村民开办的小型窑洞民宿和餐馆,住宿每晚100元到160元不等,餐费另计,价格很实惠。

梁家河村的窑洞

陕北的窑洞面积大多在20平方米左右,活动空间小必然睡前运动量就减少了,窑洞里的色调似乎除去了城市酒店的华丽多彩,躺在热炕上,望着顶棚四壁单一的土灰色,简单的结构,不繁的陈设,“天”接地气,心里踏实,一下就静下来。窑洞的隔音也是最好的,虽然是热闹的年节夜晚,睡在这里,却听不到外面的鞭炮声和邻里杂音。没有车水马龙甚至冰箱、空调的启动运行声音,一杯温水,一本《平凡的世界》,住在梁家河村窑洞里的这个夜晚,只有好梦沉沉。

虽然高层楼宇已在延安拔地而起,很多陕北人仍然选择居住在窑洞里。只是目前人们居住的窑洞多是后来新盖的砖窑,原先的土窑历经风雨多数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。为了安全考虑,政府要求人们迁离土窑。不过多数陕北人,还是选择在原先土窑的邻旁或基础上再次翻盖新的砖窑,在盖制砖房的时候,喜欢把土窑的格局照搬过来,这样才能住得踏实。所以房子虽是新的,但家一直都未曾离开。黄土地的厚实和窑洞的质朴,给了他们踏实的安全感和自在的归属感。因为这里,是家,过年,也要在此 ,家人团聚。


(文/图 王远昌,原文首刊于2018年2月26日《羊城晚报》)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